以智赋能威海火炬高新区智造装备产业拔节生长
- 时间:1周前
- 作者:DIP开关
智能激光切割开孔机器人让3小时人工开孔时间缩短至4分钟,视觉检测机器人能实现高速图像处理、全方位成像、高速精确定位、缺陷瓶自动剔除……走进威海远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智能装备正在飞速运转。
作为国内一流的智能轻工成套装备及系统供应商,远航科技在谷物原料处理设备、粉碎调浆设备、压滤设备、糖化设备、生物发酵罐体等领域已确立行业领导地位。而最受市场青睐的则是远航科技的整套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以糖化发酵交钥匙项目为例,技术员只需坐在控制室里,通过系统监控屏幕的人机界面,就能完成啤酒酿造,物料运作情况、工艺参数等了如指掌,就连后续清洗也是全自动化。
智能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层次地融合。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新区格外的重视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内部孵化、高水平精准招商协同发力,不断释放产业创新活力。目前,全区智能装备产业产品主要涵盖8个大类,包括碳纤维生产设备、复印胶印设备、超声波热量表、自动报靶系统、轨道交通风机、摆动油缸、水下多功能作业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等产品。
“多年来,我们从卖设备到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智能轻工成套装备交钥匙项目。从解决方案的设计到产品质量,从工程管理到售后服务,我们会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优化工艺流程,提供一流的交钥匙项目,实现现场无人值守,上位机集中控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威海远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玮介绍说,公司已完成300多套交钥匙工程,其中,原料前处理自动化生产线在国内啤酒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并拓展到高端生物发酵、医药等领域。
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得益于每个企业的创新引领,也得益于各维度的全面发力。“中国造”深海3500米作业机器人,可以探测地下1万米以内地质结构的NuSeis无线节点勘探仪器……随着一批产品的“出圈”,一批本土企业走出了一条从起步到突破再到局部引领的路径。
截至9月底,威海火炬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规上工业公司数量达到35家,较2023年末增加20.6%。威海火炬高新区还持续加强企业培育,累计培育国家级、山东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与数量增长趋势一致的还有持续发力的工业投资,今年1至9月,威海火炬高新区智能装备规上企业工业技改投资18.3亿元,同比增长150.7%。
从数据中能够准确的看出,随企业总数增长,新技术、新工艺也层见叠出,威海火炬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根基日益稳固。无论是攻克了航空航天领域自动铺丝设备的光威精密等“尖子生”,还是专注海洋智能装备的方得海洋科技等“新秀”,威海火炬高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都正不约而同地苦练内功,聚力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方向,或是加大技术攻关,或是增强解决方案供给,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向“新”而行。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制造业的‘脊梁’。当前,我们正着力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深化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品质衡量准则品牌赋值‘三赋行动’,助力企业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智能装备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威海火炬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 上一篇:TI电源模块国产高效原位替换代替计划
- 下一篇:机械键盘怎么调灯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