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打造特色农业链条“破圈”产品赢得“出圈”效应
- 时间:1周前
- 作者:DIP开关
应用冻干技术生产苹果干、草莓干,用玉米、大豆制成具有保鲜杀菌、抗氧化作用的柠檬酸,用绿豆、核桃、花生等制成粗粮粥、板栗粥、核桃花生露……在沂水县,慢慢的变多的“土特产”,被深加工成一批批新兴、时尚的产品,跨越群山,销往全国各地。
沂水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境内以山地为主,县域内农业资源禀赋并不突出,但近年来,这个革命老区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院东头生姜、诸葛黄桃、黄山铺糖果、四十里堡草莓等一批名特优产品迅速在全国打响,并且利用这些产业“链”式发展,拓展了农业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也铺就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路。
曾经不起眼的生姜已经成了沂水县农民致富的“主力军”。“前些日子刚把地里那4亩姜收了,今年这姜长得好,价格也不错,一亩差不多能卖三四万。”生姜带来的高收入,让院东头镇南墙峪村的姜农张德栋愈发有干劲。
如今,沂水县生姜种植培养面积稳定在6万余亩,产量位列全省第三。数万亩生姜结下的“金疙瘩”,为生姜的深加工增值创造了机遇:泓达生物、昆润食品等加工公司不断衍生出姜粉、姜油、姜辣素等产品,占到全国市场的50%……种植、加工、流通“一体化”链条,实现了生姜附加值最大释放,带动生姜产业链底端农户收益提升50%以上。
依靠现代科技赋能,沂水土特产的深加工过程也慢慢变得精细化、科学化,从而拥有了更高品质和“科技范”。
隆冬时节,走进隆大生物新型酶制剂冠军制造基地项目(下称“隆大生物”)现场,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生物发酵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一个个发酵设备整齐有序,整个发酵过程全线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同时实施蒸汽阶梯式综合利用技术,产能和能耗达到最佳配置。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玉米、大豆12万吨,直接把一粒玉米、一颗大豆由每吨几千元附加值提升到十倍、百倍,并带动30多万户农民增收。”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辉介绍说。
隆大生物由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与另外两家企业一同出资建设,基本的产品为霉菌毒素分解酶、饲料酶等新型酶制剂及功能性生物发酵制品,达产后将实现出售的收益10亿元,新增就业300人,酶制剂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将稳居全国第一。
除了种植、精深加工,农产品还成为沂水农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在院东头镇,记者观察到,这里所有种植生姜、芋头的农田都是依山、靠坡的小块土地,形成不规则的鱼鳞田。“夏秋的时候,层层姜田就像一幅画,非常好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地便把这幅“画”与生态观光相结合,建起产业园区,将生姜农耕文化纳入全镇一票通、三日游重要节点,打造全镇“每处生姜园,一个风景区”的农旅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生姜观光园10处,年吸纳游客3万余人。
不止院东头。在诸葛镇“陌上花开”百千工程片区,设施齐全、雅致干净的民宿在冬日阳光下更显温馨。这个镇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发展黄桃、苹果、杏、梨等果品10万余亩,仅黄桃年出售的收益就超过10亿元。这个镇同时依托土特产,打造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休闲需求的消费场景,建设出“诗画秀峪”“茄境北黄”等特色示范点,激活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极。
截至目前,沂水县各镇街都推出了与农时季节相适应的特色农旅线路,做足“农业+旅游”的生态观光文章。据统计,全县累计建成精品民宿39家、农家乐800余家。今年1至9月份,接待游客9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8亿元。
这个项目是真的吗? [赞]泓达生物、昆润食品等加工公司不断衍生出姜粉、姜油、姜辣素等产品,占到全国市场的50%
日前,一则“有人在银泰城广场对面小区对着空中放飞气球点燃烟花”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网民多人跟帖“这个人真牛”“不顾整栋楼的安全”“发生火灾就晚了”……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迅速核实,依法立案侦查,成功锁定并抓获嫌疑人吴某某。
近日,广东惠州一男子花6元中1500万元大奖:激动的一夜没睡,先买房剩下存银行。
涉嫌拐骗中国演员王星赴泰国拍戏的“颜十六”,终于到案。1月26日,公安部消息,近期,多名中国公民被骗至泰缅边境后遭非法拘禁、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对此格外的重视,迅速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开展人员解救和案件侦查调查,同时派出工作组赴境外开展工作。
每周饮用4杯以上,风险或增加70%!研究证实:这些大家都爱喝的饮料,很容易引发高尿酸!
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上发表了一项涉及超过2.5万人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含糖碳酸饮料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
近日,陕西小伙称,2023年自己一个人从陕西骑行2400公里到三亚看海,离开时行李太大带不上飞机,便把行李埋在了三亚亚龙湾沙滩下。一年后, 他重返海南环岛骑行,并把行李找出来了。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有一件事值得提醒一下:今年,没有大年三十,除夕是大年二十九。实际上,从2025年到2029 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再想过大年三十得等到2030年。五年的年三十都“不见”了这不是大年三十第一次“消失”了。
杨晓军,曾是一位在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官员,他的升迁之路一度被视为励志典范。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曾经的政界新星最终因违纪违法,被党纪国法严厉惩处。以下是杨晓军的人生轨迹及其落马过程的回顾。出生于1974年的杨晓军,毕业于我国知名学府天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